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思考
2 posters
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思考
一、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功能特点,发挥其优势提高教学效率
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,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众多不足,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存储、传播和提取方式,引起了教育新的变革。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网络化和多媒体化的信息技术给现代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,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与传统的教育技术相比,有着更强大的优势和显著的功能特点。
1、教学要有丰富的表现力
多媒体技术使得知识内容可以通过文本、图形、图像、动画、声音、影像等各种单一形式或者是几种形式的组合来表现,从而使得知识内容丰富多彩。多媒体技术的运用,能够刺激多种感觉器官,有利于学生的记忆,增强学生进行联想的线索。
2、信息技术教学过程要有良好的知识组织形式
与传统知识组织的线性特征相比,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所提供的非线性网状的信息结构,通过超文本、超媒体技术,这种知识的组织方式更符合人类的思维方式(联想),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的联想由虚幻的间接过度变为现实的直接链接。
3、信息技术教学要有自主式学习的良好实现
多媒体技术不仅具有模拟性,且可生动直观地展示原来无法直接展示的东西,而且具有交互性摆脱了传统的、被动的注入式的教学方式。这种教学模式能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,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。因而易于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,并为其实现探索和发现知识创造有利条件,从而有可能在这种教学模式下,真正达到让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,实现自己获取知识甚至自我创造新的知识。
二、教学中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,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
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,要紧扣优化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这一中心,恰当选用、规范操作,最大限度协调兼顾好资源建设和利用之间;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之间;教学媒体与学生认知规律之间;教材的支撑作用与媒体的辅助性之间;感性学习与理性思考等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,有效服务于教育教学。在实际应用中,还需进一步学习当代教育理论,研究现代教育传播媒体与教育理论结合的具体问题,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操作要求,克服和纠正一些意识偏差和操作缺陷,用好、用实、用活和用巧现代信息技术。
1、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,促进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。信息技术在帮助和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、主动探究、问题解决、交流协作等方面具有强大优势。但教师不能“为用技术而用技术”,避免 “机灌”或其他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。
2、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,但要避免低水平地重复开发多媒体素材或课件,以便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和限制教师创造力的发挥;其次,要正确认识网络资源的作用和优点,不能过分依赖网络资源,而忽视其他教学资源。网络不是惟一的,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资源可以利用。
3、正确处理人—机关系,体现“以人为本”的教育理念,重视教学和学习的社会性和人文性,重视人的个性和情感要求,避免“电脑取代人脑”、“技术取代文化”的不良技术应用倾向,防止“人机互动割裂人际交往”。充分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需要和利益,要让机器为学生服务,为他们提供方便而不是造成新的障碍。
4、倡导信息技术应用与调查、访谈、实地考察、实验、创作等“动手”活动方式结合,实现综合化、多层次的教学目标,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。杜绝切断学生与社会、生活实践联系的“全盘电化”,不能为用信息技术而剥夺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,避免信息技术应用与其他活动方式的对立。
5、克服将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作为课堂教学的“装饰”和点缀的形式主义。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,促进了教学手段、方法、内容的重大变革,加快了教育信息化进程。我们一方面要在教育教学中积极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,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,通过教学设计,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合理选择和优化组合,科学而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,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。
本帖最近评分记录: 共 条评分 隐藏
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,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众多不足,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存储、传播和提取方式,引起了教育新的变革。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网络化和多媒体化的信息技术给现代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,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与传统的教育技术相比,有着更强大的优势和显著的功能特点。
1、教学要有丰富的表现力
多媒体技术使得知识内容可以通过文本、图形、图像、动画、声音、影像等各种单一形式或者是几种形式的组合来表现,从而使得知识内容丰富多彩。多媒体技术的运用,能够刺激多种感觉器官,有利于学生的记忆,增强学生进行联想的线索。
2、信息技术教学过程要有良好的知识组织形式
与传统知识组织的线性特征相比,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所提供的非线性网状的信息结构,通过超文本、超媒体技术,这种知识的组织方式更符合人类的思维方式(联想),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的联想由虚幻的间接过度变为现实的直接链接。
3、信息技术教学要有自主式学习的良好实现
多媒体技术不仅具有模拟性,且可生动直观地展示原来无法直接展示的东西,而且具有交互性摆脱了传统的、被动的注入式的教学方式。这种教学模式能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,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。因而易于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,并为其实现探索和发现知识创造有利条件,从而有可能在这种教学模式下,真正达到让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,实现自己获取知识甚至自我创造新的知识。
二、教学中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,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
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,要紧扣优化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这一中心,恰当选用、规范操作,最大限度协调兼顾好资源建设和利用之间;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之间;教学媒体与学生认知规律之间;教材的支撑作用与媒体的辅助性之间;感性学习与理性思考等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,有效服务于教育教学。在实际应用中,还需进一步学习当代教育理论,研究现代教育传播媒体与教育理论结合的具体问题,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操作要求,克服和纠正一些意识偏差和操作缺陷,用好、用实、用活和用巧现代信息技术。
1、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,促进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。信息技术在帮助和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、主动探究、问题解决、交流协作等方面具有强大优势。但教师不能“为用技术而用技术”,避免 “机灌”或其他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。
2、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,但要避免低水平地重复开发多媒体素材或课件,以便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和限制教师创造力的发挥;其次,要正确认识网络资源的作用和优点,不能过分依赖网络资源,而忽视其他教学资源。网络不是惟一的,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资源可以利用。
3、正确处理人—机关系,体现“以人为本”的教育理念,重视教学和学习的社会性和人文性,重视人的个性和情感要求,避免“电脑取代人脑”、“技术取代文化”的不良技术应用倾向,防止“人机互动割裂人际交往”。充分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需要和利益,要让机器为学生服务,为他们提供方便而不是造成新的障碍。
4、倡导信息技术应用与调查、访谈、实地考察、实验、创作等“动手”活动方式结合,实现综合化、多层次的教学目标,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。杜绝切断学生与社会、生活实践联系的“全盘电化”,不能为用信息技术而剥夺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,避免信息技术应用与其他活动方式的对立。
5、克服将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作为课堂教学的“装饰”和点缀的形式主义。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,促进了教学手段、方法、内容的重大变革,加快了教育信息化进程。我们一方面要在教育教学中积极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,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,通过教学设计,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合理选择和优化组合,科学而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,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。
本帖最近评分记录: 共 条评分 隐藏
xsxxzj- 帖子数 : 10
注册日期 : 11-11-18
回复: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思考
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,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。它图文并茂,视听兼备,具有不受时空限制的再现性、可控性、模拟性以及强大的交互功能,有利于创设情境,陶冶情操,提高课堂效率。但是,信息技术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,它不是课堂教学方法的全部。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否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教育功效,关键在于如何做到恰当地使用。
一、信息技术在课堂应用上的误区
实践证明,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得好,使用恰当,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反之,就会流于形式,干扰教学。当前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存在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。
一是为时尚而使用。 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,必需使信息技术资源和语文教学内容作到“整合”而不是“凑合”。目前,有些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只是为了追求时尚,简单应付了事,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。为此,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现代信息技术,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,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知识、信息传递的载体应用到教学中去,只有这样,才能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到一起,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。
二是流于形式,不讲究实效。 在进行整合的过程中,不能只顾形式上的“热闹”,而要讲求实际效果。一要根据语文教学的需要,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,选择相应的信息资料,运用有效的形式,让学生学得活,学得好,得益多。二要在采集、整理信息时,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做到适量、适度,把教学效果放在第一位。学生学习效果的好与不好是看学生能够正确反馈的信息量,而不是看其接受过多少信息。
三是课堂教学必须用多媒体。语文是文化的、社会的、生活的、情感的、思想的载体。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情感的交流、思想的碰撞,这种交流和碰撞只有在平等、和谐、宽松的氛围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。因此,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,多媒体的使用应以能否促进课堂教学效果为标准,能促进教学则用,反之,则不用。
二、信息技术促进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
1、改变教学模式,发挥学生主体作用
传统语文教学偏重知识和能力训练体系,注重传授语法、词汇等语文基础知识,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重视。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,重视积累、感悟和熏陶,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,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。这就要求教师在遇到学生提出质疑时,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网上查找相关信息,通过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的学习,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;二是通过作业的方式,指导学生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,培养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;三是通过网上搜集资料,探讨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问题,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、探求知识的能力,让学生真正成为信息时代学习的主人。
2、创设教学情境,培养学生审美能力
激发学生的兴趣,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,教师可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,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课件再现文中情境,使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,在情感的震撼中获取美感,学习知识,陶冶情操。
3、启发多元思维,促进学生智力发展
思维能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,处于智力的核心地位。在语文教学中适时、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,抓住思维能力这一核心训练,就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,发展学生的智力。
传统的语文教学很难为学生提供直观的画面,对学生进行想象力、分析力、创造力的培养。而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语文教学,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,并结合语文学科的认知规律,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文质兼美的阅读材料,把学生带入文学艺术的殿堂,让他们在大量的阅读中提高想象力、分析力和创造力。
在课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。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。 创新离不开“想象力”,信息技术从多方面为想象力的发挥创造了条件。首先,通过交互式学习方式,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。网络真正的力量在于互动性。网络交互式小说的兴起,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欲望,他们置身其中,可以让自己的想象插上飞翔的翅膀,随意改变作品的主题思想、情节结构、人物命运和结局,可以说互动性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,激活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力。其次,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字、图画、声音等各种教学信息交融在一起,还可以将影视中的时间颠倒、空间跳跃、图形变化等手法运用到电子文本的合成中,这不仅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,激发学生的想象,使学生思维高度活跃,更主要的是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。
综上所述,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崭新领域,其发展空间是无限的,作用是巨大的。但作为一种教学形态,在使用上要符合语文教育教学规律以及学生的语文认知规律。教师要不断学习,要会用、善用信息技术,努力探索,赋予语文教学以新的生命与活力,为语文教学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。
一、信息技术在课堂应用上的误区
实践证明,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得好,使用恰当,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反之,就会流于形式,干扰教学。当前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存在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。
一是为时尚而使用。 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,必需使信息技术资源和语文教学内容作到“整合”而不是“凑合”。目前,有些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只是为了追求时尚,简单应付了事,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。为此,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现代信息技术,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,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知识、信息传递的载体应用到教学中去,只有这样,才能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到一起,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。
二是流于形式,不讲究实效。 在进行整合的过程中,不能只顾形式上的“热闹”,而要讲求实际效果。一要根据语文教学的需要,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,选择相应的信息资料,运用有效的形式,让学生学得活,学得好,得益多。二要在采集、整理信息时,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做到适量、适度,把教学效果放在第一位。学生学习效果的好与不好是看学生能够正确反馈的信息量,而不是看其接受过多少信息。
三是课堂教学必须用多媒体。语文是文化的、社会的、生活的、情感的、思想的载体。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情感的交流、思想的碰撞,这种交流和碰撞只有在平等、和谐、宽松的氛围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。因此,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,多媒体的使用应以能否促进课堂教学效果为标准,能促进教学则用,反之,则不用。
二、信息技术促进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
1、改变教学模式,发挥学生主体作用
传统语文教学偏重知识和能力训练体系,注重传授语法、词汇等语文基础知识,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重视。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,重视积累、感悟和熏陶,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,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。这就要求教师在遇到学生提出质疑时,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网上查找相关信息,通过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的学习,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;二是通过作业的方式,指导学生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,培养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;三是通过网上搜集资料,探讨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问题,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、探求知识的能力,让学生真正成为信息时代学习的主人。
2、创设教学情境,培养学生审美能力
激发学生的兴趣,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,教师可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,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课件再现文中情境,使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,在情感的震撼中获取美感,学习知识,陶冶情操。
3、启发多元思维,促进学生智力发展
思维能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,处于智力的核心地位。在语文教学中适时、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,抓住思维能力这一核心训练,就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,发展学生的智力。
传统的语文教学很难为学生提供直观的画面,对学生进行想象力、分析力、创造力的培养。而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语文教学,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,并结合语文学科的认知规律,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文质兼美的阅读材料,把学生带入文学艺术的殿堂,让他们在大量的阅读中提高想象力、分析力和创造力。
在课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。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。 创新离不开“想象力”,信息技术从多方面为想象力的发挥创造了条件。首先,通过交互式学习方式,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。网络真正的力量在于互动性。网络交互式小说的兴起,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欲望,他们置身其中,可以让自己的想象插上飞翔的翅膀,随意改变作品的主题思想、情节结构、人物命运和结局,可以说互动性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,激活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力。其次,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字、图画、声音等各种教学信息交融在一起,还可以将影视中的时间颠倒、空间跳跃、图形变化等手法运用到电子文本的合成中,这不仅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,激发学生的想象,使学生思维高度活跃,更主要的是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。
综上所述,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崭新领域,其发展空间是无限的,作用是巨大的。但作为一种教学形态,在使用上要符合语文教育教学规律以及学生的语文认知规律。教师要不断学习,要会用、善用信息技术,努力探索,赋予语文教学以新的生命与活力,为语文教学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。
陈云芳- 帖子数 : 5
注册日期 : 11-11-19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