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小论坛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德国的作文教学管窥

向下

德国的作文教学管窥  Empty 德国的作文教学管窥

帖子  陈小男 周一 十一月 21, 2011 4:53 pm

德国的作文教学注重文章的实际效果及意义,把写作活动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。写作训练的目的在于熟练地使用语言文字,重视其工具性的特点。(德国人讲究实际,注重效果) “开放型活动作文”训练——打破了传统的只重视单篇作文本身的封闭型作文训练格局,重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,多方面知识的积累,具有充分的心理学、教育学、社会学的根据。
例如《一次自行车障碍赛》的作文训练,就先后要求完成两个思考题和四个写作训练题。 (1)考虑下列问题:比赛参加者的范围,年龄和对所用自行车的要求?整个赛程包括哪些障碍物,障碍物的衔接顺序,通过障碍物的要求是什么,怎样确定优胜者?(2)填写下列公告的空白时间:1996年6月25日下午3:30开始。地点:火车站街184-192号居住区大院。参赛条件:赛程说明:比赛优胜者确定方法:奖品:比赛筹备组成员:(3)给年轻人家庭、退休老夫妇、面包店老板各写一封信,写信时考虑以下问题: ——年轻的父母、老年人、商人喜欢孩子们在信中怎样对他们说话。 ——年轻的父母有和我们年龄差不多的孩子,老年人习惯清净,面包店在比赛场附近。针对不同的情况想想信里应该写哪些内容?怎样写才能促使他们赞成你们的比赛活动。 ——用哪些词语来做自我介绍,怎样写结尾的寒暄语和祝颂语,(4)下面是两份书信的草稿,分析一下这样写有什么毛病,考虑应该怎样写才好。(草稿略)(5)写一篇文章,记叙这次自行车障碍赛的情况,写作前思考下列问题: ——比赛的时间、地点、参赛者的目的是什么? ——比赛的环境怎样? ——比赛的过程,优胜者的比赛情况怎样? ——对比赛的评价怎样?(6)写一篇通讯报道宣传这次比赛,题目自拟。



陈小男

帖子数 : 4
注册日期 : 11-11-21

返回页首 向下

德国的作文教学管窥  Empty 小学作文教学初探

帖子  陈小男 周一 十一月 21, 2011 4:54 pm

小学作文教学初探
摘 要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,是认识世界,认识自我,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,是小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一种认定,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,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,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试作探索。
关键词 激发兴趣 营造氛围 放手写作 灵活评价
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,是生活和工作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,《语文课程标准》明确地指出:作文教学是使学生“能具体明确、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。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,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。”怎样让学生们爱写作文,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?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。
一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,积累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。
苏霍姆林斯基说:“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,都是‘诗人’,只要教学方法上‘打开创作的源泉’,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。”
“兴趣是入门的向导,热爱是最好的老师。”如果教师能激发和培养起小学生作文的兴趣,则作文教学就已成功了一半。要带领小学生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,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兴趣,就要从生活入手。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,观察是写作的门径,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。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,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,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。  叶圣陶先生说过:“生活如泉源,文章如溪水,泉源丰盈而不枯竭,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。”作文源于生活,是客观事物的反映,对于客观事物,只有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,才会有深刻的理解,才会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。因此,在作文教学中,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,让学生学会观察,引导学生乐于观察,善于观察。赞可夫说:“应该打开窗户,让沸腾的社会生活,奇异的自然现象,映入学生的脑海,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,激发学生的感情。”社会生活、家庭生活、校园生活、美丽的大自然,构成了学生生活的广阔空间。学生投身其间,其乐无穷,如果让学生稍加留意,并随时将自己耳闻目睹的、感到有趣的、印象深刻的东西用写观察日记的形式记下来,日子久了,学生就获得了作文的很多材料。这就解决了学生作文时瞎编一气,为躲过一次作文而撒谎,提纲式的几句话就交差的毛病。  如一位教师利用一节语文课跟学生一起交谈,问他们最近有什么新发现,为了表现自己,学生们各抒己“见”,滔滔不绝,就在他们说得正带劲时,教师忽然止住了他们的话题,用同情的口吻说:“真遗憾,许多想说的小朋友没办法在这里说。可是老师还真想知道每位同学的见闻,怎么办呢?请大家帮一帮老师吧!”很多学生都想到了用写的办法把想说的记下来,让老师再慢慢去看,于是,教师赞成了学生的想法。老师对学生提出了每天都写写当天看到的人和事的要求,并教给他们写日记的格式,发给了每人一个本子,在本子封面上写下“每天都有新发现”。这样,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。 二、营造氛围、激发学生写作欲望。  无数的事实证明,宽松,和谐的氛围有利于形成师生之间相互信任,相互理解,相互合作的良好关系,有利于学生自主并全身心地参与学习,这也正是课堂教学“人文化”的重要体现。因此,在习作课上,教师应利用各种手段,努力构建一个民主、宽松的环境,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。这样,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。如我指导写《一次有趣的游戏》之前,我问学生:“大家爱玩游戏吗?”学生一听有游戏玩,乐得欢呼起来:“爱玩!爱玩!”“那好,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游戏‘贴鼻子’。”接着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小丑的脸,让学生排好队按顺序把眼睛蒙上,一个接一个到黑板上去贴鼻子。看得出来,学生一个个玩得很投入、很开心。游戏结束后,我叫大家拿出笔来把你刚才看到的、自己亲身体验到的写下来。学生们有了亲身感受,写起作文来如行云流水,很快就写好了作文,并且个个写得生动具体。  这样,把习作教学活动变成一场妙趣横生的游戏,还可联系实际把习作活动变成一项奇象叠出的实验,一次促膝倾心的交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,激发了他们的写作情感,调动了他们的写作积极性,让他们觉得写作文不是让人讨厌做的事。
三、放手写作、放飞学生心灵  《语文课程标准》提出:要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,感受和想象,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、最受感动的内容。要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,必须还给学生写作自主权。  1、作文时空多些弹性:
 ⑴ 从时间上说,由于学生习作基础、生活经验、材料积累等存在差异,对同一作文题,有的一节课能完成,有的一节课根本不够。因此,应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内完成习作后,交流讨论,自行修改。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允许课外查找资料,寻找帮助。
⑵ 从空间上说,可根据习作的实际需要,课前做好习作准备,如体验生活,搜集素材等。课中允许自由结合,自由“拜师”,自由朗读习作,小组帮助修改,课后相互评点,相互学习,取长补短,二度重写。
⑶ 从习作要求上说,对习作的内容、写法、字数不作硬性规定,让学生按行文所需,该长则长,该短则短。  2、习作内容自行选择:
学生生活经历、文化背景、兴趣爱好各不相同,其选择的习作内容自然也不一样,高明的教师总是努力创设各种情境,提供各种机会,打开学生的思路,满足学生习作的兴趣和需要。于永正老师上题为《说说、画画、写写》的作文课,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之后,提供了班上的两位学生、老师自己、孙悟空和猪八戒这众多对象,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确定写谁。这几个写作对象中,既有学生熟悉的,也有现实中不存在但感兴趣的。这样选择性强,写记实作文,想象作文都可以。由于有话可说,有感可发,学生写出来的习作当然生动有趣,异彩纷呈,令人拍案叫绝。 3、习作语言多些个性:
 小学生的语言有独特的个性特征。教师要肯定小学生大胆使用一些不很成熟但极富个性的语言和句式,不强求他们的语言表达成人化,单一化。四、改变评价、提高写作热情  学生个体是千差万别的,我们也不应该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,应实事求是地、因人而异地看待他们。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成功的激励,促使他们在各自的水平上得到相应的发展。  有一次,有位老师翻看特级教师于永正班上学生的作文本,对于老师为那些写得不怎么样的作文打高分,表示不解。于老师回答说:“手指有长短,能力有大小,成功的标准自然也不一样。我评价作文因人而异,不横向比较。无昨天,都给满分。”  不要吝啬你手中的高分。“哈,我也是作文的高手!”学生有了这样的一种自我认识,就有了成功的激励和体验,必然产生巨大的内驱力,从而信心地迈出习作的第二步,第三步……  张万化老师曾说:“儿童写作不光是语言学习的需要,还是为了健康、自然地宣泄感情,和别人沟通。学生的作文必须有更多的倾听者,欣赏者,让学生得到情感上的满足。”因此,作文讲评课上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、评议,把写得好的习作挂在“学习园地”中展示,让学生学习别人的优点,自改作文。在作文评价时注意采取各种形式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。不断鼓励学生的自信心。让每位学生都真切地感受到“我能行!”“我是优秀的!”  总之,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,我认为一定要先从兴趣入手,借助广阔的生活天地,充分利用社会这个大舞台,从小处着眼,从内容入手,采用多种有效的方式,引导学生进行扎实的训练,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。
参考文献:
1.《小学语文课程标准》。
2.张春明《小学语文教学评价》。
3.王文良《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》。

陈小男

帖子数 : 4
注册日期 : 11-11-21

返回页首 向下

返回页首


 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